二维码 关闭

联系我们

  • 电 话:0391-6701389
  • 传 真:0391-6701331
  • 邮 编:459001
  • 邮 箱:[email protected]
  • 销售电话:0391-6701315
  • 地 址: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

企业文化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书写太行山下煤业新传奇

发布:edkhcpjv 浏览:5659次

  ——河南省济源煤业公司在全省地方煤矿率先实现采煤机械化纪实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12年,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来说,前进的步伐究竟有多大?

  短短12年时间里,它从濒临破产一跃成为总资产19亿元的“工业小巨人”,从全市有名的亏损大户转眼变成了市属企业赢利大户,从太行山下艰难起步到加入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从单一的挖煤、洗煤、卖煤到走上多元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不仅创造了豫西北地方煤炭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被誉为河南地方煤矿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它——就是位于豫西北太行山下的济源煤业公司!

  12年时间,济煤创造了快速崛起的煤业新传奇。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是什么,让那些曾经把济煤视为“烂摊子”的人,重新打量并将敬重的目光投向它?

  这一传奇是如何缔造的?济源煤业公司董事长齐百红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在短短12年时间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在于率先在全省地方煤矿中实现采煤机械化!

  勇于创新,困境之中的“背水一战”

  1996年9月1日,对于济源煤业的前身、始建于1953年的老企业济源煤矿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一场史无前例的透水矿难把企业推向了破产的边缘。

  在经过1年多的抢险救援、3年漫长的恢复性生产中,煤矿的投入有限、生产能力有限,经营管理举步维艰,工人的工资拖欠再拖欠,一年到头,只能发放4个月工资。

  当时的济源煤矿只有一矿、二矿两对矿井,年产不过50万吨,职工5000多人,吨煤工效不到1吨,采煤工艺相当落后,采煤主要采用炮采工艺,和摩擦金属柱支护,连年亏损达5000多万元。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济煤一直在走一条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道路,突出表现在依靠增加工作面,以人海战术提高产量,回采率不足40%、资源损失严重,安全状况差等落后的生产方式。

  这样一个企业,如何能够走出困境呢?

  矛盾和难题横亘在发展的道路上,唯有寻求解决的最佳方法。

  所有解决矛盾、破解难题的选择,都指向一条路径:创新!创新理念,被济源煤业历史地定格在采煤工艺的变革上!

  2000年,以矿长齐百红为首的领导班子果断决策,发展采煤机械化。只有逐步实现机械化开采,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效率低、安全状况差、回收率低的局面,是煤矿企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在有些地方煤矿至今都未上综采的今天,回转身再看济煤12年前的决策,看到的是脱胎换骨的阵痛,看到的是凤凰涅槃的决断,看到的是先行一步的胆识!

  但在当时,这一决策被好多人认为是死路一条,会让矿山雪上加霜。一是业内权威人士认为,针对济源煤业的地质构造和煤层状况,一个地方煤矿上综采简直是天方夜谭,对此产生怀疑态度;二是社会上有人认为,在资金、人才、技术都远胜于地方煤矿有的统配煤矿都没有上综采,济源一个地方煤矿怎能上得去;三是习惯了传统炮采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也持反对态度,担心会不会出现劳民伤财,炮采不能采、综采行不通;四是煤炭市场疲软,每吨仅售50多元,即使综采成功,市场销路又在哪里……

  思想的坚冰打不破,行动上必然裹足不前。各种思潮没有影响到济煤发展采煤机械化的决心,2000年5月,济煤成立了采煤机械化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在一矿12021上第一个综采工作面。

  在“坚定不移上综采”这一响亮口号的感召下,济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启了河南地方煤矿发展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

  巧解难题,摸索之中的“突出重围”

  没有资金、不懂技术、缺乏配套装备、没有管理经验、“三软煤层”条件差……当时的济煤一穷二白,除了信心和勇气之外,不具备上综采的任何条件。但正是因为有了信心和勇气,他们解放思想,善于运作,巧妙化解了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道道难题。

  上综采需要设备,济煤面临的头道难题就是资金。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滞销,工人一年只能发4个月工资,吃饭都成问题,在这样元气大伤、举步维艰的背景下,采购设备的钱从哪里来?资金从多年诚信经营的品牌效益中来!凭着齐百红当年曾在峰峰煤矿工作的人缘、良好的企业诚信度,河北峰峰矿务局机械总厂将价值一千多万元的全套机械设备,零付费、无条件地让济煤拉走使用。峰峰煤机厂的慷慨援助,不仅缓解了济煤资金上的困难,更增强了坚定不移上综采的勇气和底气。

  设备到位后,技术是关键。当时济煤使用的是原始采煤工艺,连单体柱都没用过,更别说操作井下全套机械设备了。上世纪80年代,济煤也曾买过采煤机,但由于当时人员素质差,设备不配套,管理落后,新机器还未下井就被迫下马了,这对济煤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悲剧不能再次上演,公司在对技术的学习引进上,决定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去就是组织矿长、区队长、部分技术骨干近50人一方面到河南理工大学脱产学习,学习采煤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到河北峰峰矿务局、山东兖州矿务局、山西潞安矿务局等省内外的重点煤矿现场学习。引进来就是组织全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公司举办不脱产学习班,聘请河南理工大学的教授来矿授课,聘请河北峰峰煤矿的技术人员来矿现场传授技术,使全体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综采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配套设备必须一步到位,不能让“奔驰车跑在乡间小道上”。董事长齐百红当时提出两个理念;一是“多用设备少用人”,使用综采前一个工作面需用60多人,现在只要20个人,最早端头支护是工钢加π型梁,后来改用过渡支架,每班又少用10个人,而且安全更有保障。二是“少用设备少用人”,过去工作面大多数是用刮板运输机,现在改用皮带,减少动力,少用人工,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在生产系统的装备上,从运输到提升进行全面改造,过去箕斗是体重空间小,安装综采后改为轻型箕斗,减少了箕斗的重量,提高了煤吨位,提高了效率,工作面的断面也进行了改造,从原来的4平方改为8平方以上,满足了综采工作面的需求。

  转换思路,将“三软煤层”变劣势为优势。济源煤矿所采的煤层为二1煤层,地质构造比较发育,属典型的三软煤层,矿压大,水大,地质条件差,过去上普采的失败令济煤人不敢去想采煤机械化。是不是先进工艺在济煤就没有出路了呢?公司领导班子通过科学的论证考察,凭着多年的煤矿经验,认为综采放顶煤工艺在这里最能发挥其优势,“三软煤层”疏松易垮落,更适应低位放顶煤。在济煤人看来,任何地质条件都能适应采煤机械化,关键在于综采设备的选型和适应类型。

  发展机械化,要求的管理水平更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管理都必须到位。首先要抓好人机物料环节的管理,这是管理的基础。矿井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如《支架管理制度》、《综采工作面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综采工作面机电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现场管理制度》等几十种严格的规章制度。

  “不打无准备之仗”,随着道道难题的巧妙化解,为采煤机械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巷道设计、到工作面形成提升运输系统改造、设备选型订购全部选用最佳方案、最优设备,但他们从安装设备到试生产仅用了18天,创造出了“济煤速度”!

  18天时间,实现了一个年产30余万吨、日产1000吨的小型传统煤矿,到全部使用综掘、综采和全程皮带运输、有害气体信息化监测监控的机械化煤矿的“升级蝶变”!

  站位高远,崛起之后的“海阔天空”

  在全省地方煤矿中率先实现采煤机械化,给济煤带来了什么?

  ——产量逐年攀升。2001年5月份,综采在济煤一矿第一个工作面顺利安装到位,第一个月就生产原煤3万吨,这是过去一个矿井4个炮采工作面的生产总和,第二个月达到5万吨,第三个月达到6万吨……采煤机械化让济煤一下子摘掉了多年亏损的“穷帽子”,当年赢利300多万元。

  ——回采率提高,工效显著提升。由于济煤的矿井煤层厚度在5米左右,过去炮采一般在30%左右,而现在达到了95%以上,甚至更高。一个工作面过去产量是十几万吨,而现在是五六十万吨,既提高了回采率,又延长了矿井的寿命。炮采时,2700名员工的年产量是30万吨;上综采后,900名员工的年产量可以达到60多万吨。单人工效从每人0.8吨上升到12吨。

  ——安全系数提高。1995年以前一直使用摩擦支柱配铰接顶梁全部垮落法回采工艺,1996年至2001年间该矿一个工作面曾使用悬移支架采煤工艺,但由于支架稳定性差,架后拾煤时,稍有来压,支架就会扭曲歪斜,安全生产仍存隐患。上综采前,工亡事故时有发生,小工伤更是家常便饭,职工医院住院部病房常常没有空位,连走廊住的都是工伤患者,加上家属探望,职工医院真是门庭若市,为住上院,职工医院院长也直挠头。上综采后出现了两个可喜变化,一是杜绝了工亡,大幅度减少了轻伤,工伤费用下降了90%,职工医院也一下子腾出了床位,这时的职工医院门可罗雀,院长为此直摇头,既替矿上高兴,又抱怨收入减少而开不下工资。二是过去井下一线工人多为外省籍,上综采后,矿区周围的村民争相来矿报名,积极要求下井,有时还需当地村长、镇长打招呼方能被录用。通过选用轻型放顶煤综采支架、取消了工作面之间的保护煤柱,不仅增加10%的可采资源量,而且使相邻工作面的涌水能够及时排出,减少了防探水工程量,既实现了高产,又保障了安全。

  ——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下降。过去全靠人工,而现在基本是人掌握机械按钮操作。2010年,考虑到人体生物钟和安全生产等多种因素,济源煤业将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八制生产改为每天两班生产,取消了零点班,煤矿职工过上了更轻松的生活。以前招工难,大多数是来自外地的工人,走了一茬又一茬,而现在大多数是当地人,不仅活不重工资也高,如今工人想来煤矿干可不容易了。过去产量太低,一吨煤几乎不挣钱,而现在每吨煤利润都在百元以上,机械化是一次性投入,生产成本极低。2011年,济煤实现销售收入13.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

  ——资源整合遍地黄金。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一个煤炭企业如果没有雄厚的煤炭资源做后盾,很难有发展后劲。有了经济效益后,济煤于2002年在二矿开始相继安装了两套综采设备,于2009年对济源地区的小煤矿进行整合控股,先后整合了三矿、四矿、五矿、六矿、七矿、九矿,目前已在五、六、九矿安装了综采设备。“先人一步,遍地黄金”,当其他煤炭企业都还未觉察抢占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时,济煤就开始确立了“立足省内、走向全国”的资源整合战略,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在新疆吐鲁番等地投资兴建煤矿,掌握大量优质资源。

  ——实现跨越发展。济煤在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拉长煤炭行业下游产业链条,由单纯的挖煤、洗煤、卖煤向“煤—煤化工”、“煤—有色金属” 等多个产业链纵向延伸,将触角伸向化工、能源、冶金、投资、房地产等多个产业,对煤炭及其附产品“吃干榨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以资源优势带动资本合作,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综采不仅是济煤公司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且也实现了河南省地方煤矿不能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零的突破”。这不仅是对济源的贡献,也是对河南的贡献、对煤炭行业的贡献,河南、山西等多家煤矿纷纷来济煤参观考察、学习取经。

  在全省地方煤矿中率先实现采煤机械化,济煤的回报又是什么?

  在济源煤业,“回报”一词有着更多更深的含义。董事长齐百红说:“曾经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济煤,现在强大起来了,我们应该付出回报。”

  济煤回报社会的是什么?

  ——回报地方政府的是利税。济源煤业的纳税额由2000年的44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87亿元,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回报地方产业的是转型。为打破这一资源型企业的发展瓶颈,济煤制定了“以煤为主,适度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为济源传统产业做强做优、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争当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先行区作出了自身的转型贡献。

  济煤回报工人的是什么呢?

  ——是安全,综采在井下采煤的全部生产过程都是机械化、连续性、系统性的作业,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人的劳动强度,提高采煤的工作效率,能更好的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让长期战斗在煤炭这样一高危行业的工人们心里踏实。

  ——是物质,上综采前,工人的工资每个月只有数百元,现在月收入达到数千元。济源煤业如今一般的工人月均收入2700多元。在福利方面则更不用说,为员工购买了四险一金。

  ——是环境。鲜花、绿树……与人们印象中,产煤企业都是黑糊糊、脏兮兮的不同,济煤注重打造园林式企业。除了厂区洁净优美之外,注重营养餐厅、洗浴中心的建设,为员工营造一个舒心惬意的生产生活环境。

  ——是责任。除了拉动经济,给当地人带来致富的机会外,济源煤业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至2011年已拿出4000余万元,建设任庄花苑,致力于塌陷区的生产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在济源市政府关闭9万吨矿井工作中,为替市政府分忧解难,济煤承担了上亿元的关闭补偿资金,为济源市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尽了最大的努力。

  济煤回报整个行业,特别是地方煤矿又是什么?

  济源煤业用12年时间,在太行山下缔造了一个新的传奇。这个传奇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传统的粗放的地方煤炭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在于带动和提升了豫西北地方煤炭工业的升级换代。

  如今,济煤的不少做法已经开始在其他地方煤矿应用,济煤的不少理念也已经被其他地方煤矿所接受,这对提升地方煤矿的整体素质意义不同凡响!

  变革中熔铸辉煌,艰难中彰显成就。今日济煤,正努力探寻科学发展的新道,描绘了“产值超过100亿,职工收入超过5万元,利润10亿元,原煤产量达到500万吨”的十二五蓝图。这是济煤站在更高起点上再次出发、书写更为辉煌传奇的宣言!

  济煤启示录

  地方小型煤矿多年来一直处于走一条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道路,突出表现在依靠增加矿点,以人海战术提高产量,资源损失严重、回采率低、安全状况差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地方小型煤矿技术改造的重点应是采煤方法的改革和发展煤矿机械化。只有逐步实现机械化开采,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效率低、安全状况差、回采率低的局面。

  “济煤经验”说明,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机械化。目前,国家已经制订出了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机械化改造的时间表,小煤矿不实现机械化,就有被淘汰关闭的可能。

  在地方煤矿推进煤矿机械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煤炭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对于缓解煤矿招工难问题、减轻矿工劳动强度、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度减少煤矿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地方煤矿来说,只要有“坚定不移上综采”的信心和勇气,资金、技术、管理都不是“拦路虎”,关键在于攻坚克难的勇气!根据地方小型煤矿的特点,其机械化应是多层次的,根据不同的煤层赋存条件、井型及不同的采煤方法,逐步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机械化。

  高产高效矿井是煤炭生产发展的方向,采煤机械化是高产高效矿井的核心。发展机械化采煤是地方煤矿的必由之路,是采煤史上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也是兼并重组煤矿主体生存的唯一出路。济源煤业公司发展机械化的成功是兼并重组企业主体一个典范,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一次伟大的创举,让我们看到了地方煤矿小主体做强做大的希望!坚信在济煤的影响下,我省的兼并重组煤矿将会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